日治台南市讀本 譯本出書

Frame1〔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投入十多位人力花費一年半時間,翻譯日治時期的「台南市讀本」,並加註解與圖片,完整呈現六十多年前日治下的老台南,從愛鄉土精神啟人省思。

「台南市讀本」中譯本全書七萬字、圖片近五百張,是該協會最豐富的一本出書工程,其實早在多年前,文史界就建議市府編譯十幾本日治時期著作,文字見証這一段歷史,台南市讀本即其中一本,但礙於公部門經費而志未竟,如今文資協會自力成就美事。

文資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南市讀本發行於民國廿八年,是當時小學的鄉土教材,藉由地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認識與愛護,激發愛鄉愛國精神,從內容裡不難窺見當時日治推行皇民化政策,灌輸學童自小養成愛國精神,因此對民間反抗志士就不免多所批評,反映當時統治權勢。

范勝雄表示,日治時期小學大都是日本人子弟就讀,日人統治殖民台灣的同時,知道從鄉土教育扎根著手,日人推動台灣為「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皇民化改造台灣人的人格時期,如今對照二次戰後的一甲子,以目前台灣處境,我們何嘗不需要積極推動自幼培養愛鄉土、愛台灣情操,翻譯出版此書,希望是一本借鏡。

讀本有五十九篇,文資協會本於尊重原編著的當時國情與撰寫立場,盡力忠於原文不作更動,並為了閱讀順暢連貫,頗費心思譯文與對照查証,重新編排後分為荷鄭時期的台灣、國姓爺的遺跡、清代的府城、日治時期的南市、北白川宮的事蹟,串連年代、人物與史實的歷史現場,文圖對照增加可讀性。贈書以贊助捐款方式,捐五百元送一本,聯絡電話二二○六七九九。



~不取分文工作酬勞,為保存府城珍貴文史努力付出~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中)等舉辦翻譯自日人撰寫的「台南市讀本」中文版「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新書發表。(記者張明蘭攝)

台南市讀本 日治府城全記錄
 記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歷經一年多的資料、老照片蒐尋補充、委請專人翻譯、校對及編輯印刷,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十七日舉辦日人撰寫的「台南市讀本」中文譯本新書發表,這本堪稱是日人所著最完整的日治時期府城全紀錄,內容涵蓋人文、社會、行政、教育、商業等情形,特別的是文資協會找來近五百張今、昔照片穿插其中,呈現圖文並茂的日治府城文史。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一年多前該會在蒐尋文史資料時,意外發現一本由日人撰寫的「台南市讀本」,協會如獲至寶,決定進行全文翻譯,把裡面的內容以中文方式譯寫出版,補足日治時期台南州的史實,為此,中譯新書取名為「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
 除了委請專人翻譯「台南市讀本」內容,協會成員和志工們一年多來也兵分多路蒐集今古老照片作為插圖,讓讀者可以圖文對照,更有身歷其境之感。范勝雄和理事詹翹特別針對註解部分查閱相關史料,俾讓全本中譯能以最原汁原味的內容呈現。
 范勝雄說,在翻譯與編輯的過程中,發現日本人在漢文用語的字彙使用上,與現在有時代落差,例如,澤山指的是人數眾多、人山人海的意思;汽車指的是當時使用蒸汽的火車,汽油車才是汽車;吳服是絲綢店,因為當日本和中國貿易,從吳國屬地江南進口絲綢買賣,絲綢店稱為吳服店。
 類似這樣的日式漢字譯文,讓文資協會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弄清楚正確意思,而能在「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中以最貼近原來的意思呈現。
 由文資保護協會翻譯出版的「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全書總計有一百四十四頁,依序分成荷鄭時期的台灣、國姓爺的遺跡、清代的府城、日治時期的台南市、北白川宮的事蹟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搭配昔日老照片和現今樣貌的照片,總計近五百張,方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可以藉由圖片緬懷當時情景或今古對照。 2008/01/17 18:17

范勝雄:感謝用心保存珍貴史料

 記者張明蘭/專訪
 「出錢出力翻譯『台南市讀本』這本日人所著的台南市日治史料記紀實,目的只是想把台南市的歷史缺塊補足」,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這樣說。而所有參與這本日文中文版史料譯書者,大家不取分文工作酬勞,為保存府城珍貴文史努力付出,更是令他感動。
 靠著理監事們捐款及舉辦文史研習或導覽活動的微薄收入,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和多數非營利公益社團一樣,日子過得苦哈哈,卻仍堅持投入府城文史的保存與推動。包括前理事長成大教授,也是南市古蹟審查委員的傅朝卿、文史人士詹翹及現任理事長范勝雄,在任內沒有一個不出錢出力舉辦各項文史活動,或文史資料蒐集考證,出版可供各界參考的府城史料專書。
 這次協會出版的「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總計一百四十多頁,彩色印刷,其中更蒐羅約五百張昔日老照片和現今照片穿插編輯,從資料補充、找專人翻譯、考證、編輯到出版,花了協會一年多的時間,可貴的是,所有參與者對協會支付的微薄酬勞,全部又捐給協會作為文史保存推動基金,難怪理事長范勝雄除了感謝之餘也感動不已。
 范勝雄說,歷史的可貴在於發現真實,「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翻譯自日人加藤光貴撰寫的「台南市讀本」,詳細記載日治期間台南府城各行各業及行政措施,像是都市計畫發展情形、學校、市場、醫院、商店會社以及當時居民生活、習俗等。
 范勝雄表示,加藤光貴的父親在當時的台南州廳上班,是日本政府官員,加藤光貴因父親之便,可以從州廳取得豐富的資料,加上自己的觀察記錄所得,撰寫出來的「台南市讀本」巨細靡遺 ,可以說是日人所著最完整的日治時期府城全紀錄,這本讀本不只是日治時期台南市的歷史追憶而已,更是極珍貴的史料。 2008/01/17 19:03


 

 

加入台南市推動之友 1

親愛的推動文資活動的朋友、伙伴大家好!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自民國86622日正式成立以來,以推動台南市的文化資產研究與維護、宣導與教育為主軸,發揚傳統文化,培養鄉土意識及充實精神生活為宗旨。91年度並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第一屆傑出台灣文獻獎」傑出文獻推廣獎。

民國87年起,本會連年舉辦有關文化資產特展,頗受社會大眾的好評,其中「國姓爺‧延平郡王‧開台聖王鄭成功與臺灣文化資產特展」、「孔子廟與臺灣文化資產特展」、「35風華造府城‧紀念台南建城280週年特展」、「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等特展圖錄,曾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台灣文獻研究」的獎勵。

此外,清代台南特有的「府城迎媽祖」宗教慶典活動,本會予以優質精緻化,連續六年辦理「府城媽祖行腳」糸列活動,以行腳方式走訪府城具有歷史文化的媽祖廟,藉以澄淨人心,改善社會風氣,提倡簡約的宗教禮儀,並傳承優質的文化信仰,此項活動深獲各界認同與熱烈支持,參與人數每年達三百人以上,且有部分的外籍人士。

再者,本會於88109日在台灣第一街(延平街)永豐餘企業何家古厝「台灣屋」成立「安平文化資產館」,並於91年度被文建會選定為台南市第一個掛牌的地方文化館,曾辦理各項文化資產推廣的活動,鼓勵社區參與研習,貼近鄉土以落實地方文化深耕,強化創意與活化地方文化特色營造,進而成為安平文化與觀光產業的行銷者。969月「安平文化資產館」新館喬遷設立在安平「歐姓宗祠」內,為本地區重新開啟了一處藝文展覽的空間,使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建築物重新活化起來,也為安平舊聚落的發展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充實安平文化資產館軟體架 構,帶動安平文化觀光資源的契機,建立安平文化鄉土教學種子資源,啟動安平文化資產與歷史建築的再生與活化。

94312,本會承辦文建會主辦的「十七世紀荷治時期台灣日常生活教育展」「走尋荷蘭人的足跡」導覽活動,本會發現位於安平郵局後方,原日治時期「大日本製鹽株式會社」的宿舍被國有財產局賣給建商準備起蓋24棟大樓,赫然發現宿舍拆除後的地表有荷治時期的克拉克瓷、安平壺、清代陶瓷等碎片等文物出現。本會乃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五十條規定通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該地可能為「疑似荷蘭安平商館遺址」,發揮地方文化資產守護的角色。雖然最後被作空告終,但守護文化資產的精神將依然持續下去(94文建會推出「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網」計畫,本會即發動會員加入守護員的行列,全體會員上下齊心為台灣的文化資產守護而努力,為真心深愛台灣這塊土地付出)。

本會堅守一個民間社團的力量守護這一大片的文化資產,我們期許明天會更好,因此我們會繼續努力向前走,在各界的支持協助與志工們無怨無悔、群策群力辛勤灌溉之下,積極營造豐富的成果與亮麗的成績,我們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齊加入我們的行列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理事長 范勝雄 敬上

歡迎加入台南市推動之友 2

【凡捐款者,本會將開立捐款收據,

本捐款收據可做抵免所得稅之憑據】

一、台南市文化資產推動之友(全選)

□我願意加入「台南市文化資產推動之友」,並捐助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文化資產推動經費1000元(將收到本會之捐款收據)。

□我願意擔任協助文化資產推動工作,守護文化資產。

志願守護台南市的那一地區? □東區 □南區 □北區 □中西區 □安平區 □安南區

□認同文化資產守護與推廣的精神,全力支持。

您在何種情況認識本會的活動? □電視□報紙□朋友推薦 □學校□參加文化活動

凡加入「台南市文化資產推動之友」每年捐款1000元者,將獲贈本會每年的出版品含文化資產會刊、本會活動訊息、年度特展圖錄乙本,並優先參加本會活動。

協會歷年特展圖錄(任選一)

89年特展圖錄《西方宗教在台灣大展》

90年特展圖錄《台灣碑碣與生活特展》

91年特展圖錄《閱讀台灣的孔子廟-孔子廟與台灣文化資產特展圖錄》

92年特展圖錄《臺灣民俗辟邪物特展圖錄》

93年特展圖錄《台南歷史散步特展圖錄》

94年特展圖錄《三五風華造府城‧紀念台南建城280週年特展圖錄》

95年特展圖錄《長河落日圓-台南運可八十週年特展圖錄》

96年特展圖錄《昨日府城‧明星台南-發現日治下的老台南圖錄》

※ 建議的話:

二、加入年度台南市文化資產之友

97年度台南市文化資產之友捐款:10000元以上。

成為「台南市文化資產之友」的個人或企業社團得享有下列權利:

1.優先參加本會舉辦之活動。2.於本會通訊上加以介紹。3.年度文化資產大展之文宣、特展圖錄列名表揚。

三、其他贊助

□ 我願意捐款,贊助文化資產推動金額不限,將收到本會之捐款收據

郵寄捐款收據地址:(請務必填寫姓名、地址,以便寄送捐款收據)

捐款方式:□現金,捐款逕交付本會。□無摺存款,請至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填寫「無摺存款單」

銀行名稱:豐國際商業銀行 府城分行,帳號:006-09-09866-6

戶名: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並將匯款存根聯傳真或存根聯郵寄至本會

ATM轉帳,總行代號017,帳號:006-09-09866-6

轉帳日期: ,轉出帳戶帳號末五碼: ,轉帳收據傳真至本會

※請詳填資料、匯款存根聯傳真:(06)2206881,並來電(06)2206799確認;或詳填資料、匯款存根聯郵寄至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192

捐款聯絡人:蔡佳樺

加入台南市推動之友 3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立案字號:台南市政府八六南市社行字第106092

會址: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192

Tel:06-2206799

Fax:06-2206881

e-mail:tn106092@ms39.hinet.net

網站:http://tncpa.org.tw

加入台南市文化資產推動之友申請表

姓名: 服務單位或就讀學校:

生日:

聯絡電話: 傳真電話:

※希望通訊方式

□郵寄

地址:

□電子信箱:

※請務必填寫郵寄捐款收據地址:(以便寄送捐款收據)

郵寄地址:

新書到~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圖錄

府城「水龍」─台南運河開鑿至今屆滿八十週年,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結合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積極籌辦「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活動,透過圖片史料展、歷史散步運河導覽、講座及寫生、寫作方式,廣邀各界一起來見證運河的今昔。文資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運河是人工開鑿的水道,主要用途為船隻航行或引水到需要的地方。清朝時代府城疏濬清理開通的運河有五條港運河、北廠運河(哨船港)、南廠運河(水船港)、北汕運河(竹排仔港及港仔)、安平洋行運河。日治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九月,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在鹽水溪口四草湖北岸開闢安平鹽田,四年後竣工,當時的安順運鹽運河也一併完成,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南開闢的第一條運河,也被稱為舊運河,比現在綿延進入市區,與安平路併行的台南運河早三年。范勝雄指出,日治初期安平大港淤塞嚴重,不利輪船進出,乃規劃興建安平港,一九二二年台南運河開工,取代五條港運河,作為開闢安平港的先期工程,一九二六年竣工,於運河東端築台南船溜,西端築安平船溜,是台南運河岸上的最早建築。台南運河約略與五條港運河平行,一南一北相隔安平大路,而為了區別運河建築年代的不同,日治時開闢的台南運河,史學界習慣稱為運河或新運河,有別於道光年間疏濬清理開通的五條港運河,即後人稱的舊運河。

九十六年度台南市文化資產之友(9611日至961231)


財團法人台南一信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南一信文教基金會,王敬堯董事長及全體董事,長期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並贊助本會不遺餘力。


傅朝卿先生

傅朝卿先生,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主任、創會理事長、本屆理事、臺南市文獻委員,致力文化資產的保護與推廣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蔡佳融先生

蔡佳融先生,平日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蔡佳芸小姐

蔡佳芸小姐,任職國外,平日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黃建鈞先生

黃建鈞先生,黃建鈞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本會會員,平日致力於文化資產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台南市大厝內歐姓族親會

安平歐姓宗祠歐炳雄理事長及族親,平日關心安平歷史文化發展,長期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與贊助不遺餘力。

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張彩娟老師,出版社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致力文化資產的保護與推廣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陳安主任委員及全體委員長期熱心贊助文化活動,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


鹿耳門天后宮

鹿耳門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林仙養主任委員及全體委員長期熱心贊助文化活動,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


萊庭商務飯店

林賢龍總經理,光賢街萊庭商務飯店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蔡景仁先生

蔡景仁先生,成大醫院神經部醫師平日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財團法人慶雲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慶雲文化基金會,黃英美董事長及全體董事長期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贊助本會不遺餘力。


劉木賢先生

劉木賢先生,劉木賢建築事務所負責人、本會會員,平日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林永泰興蜜餞行

林進義先生,安平林永泰興蜜餞行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本會與安平文化資產館之贊助不遺餘力。


安平周氏蝦捲

周志峰先生,安平周氏蝦捲負責人,採企業化經營,遍及台灣西部各城市,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盧忠坤先生

盧忠坤先生,新興路東海牙醫診所、讀你我閱讀工作坊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許健吉先生

許健吉先生,金華路許健吉皮膚科泌尿科診所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葉豐傑先生

葉豐傑先生,歸仁鄉懷仁內科診所-洗賢中心負責人,平日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蔡朝源先生

蔡朝源先生,安安企業社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劉阿蘇先生

劉阿蘇先生,現任私立仁愛之家董事長長期致力文化資產研究,平日關心文化資產發展,更不吝對本會的建言與指導,熱心贊助本會文化活動。


黃秉珩先生

黃秉行先生,前金城國中訓導主任,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吳茂陽先生

吳茂陽先生,建築營造工程負責人、本會會員,長期關心文化活動,並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范勝雄先生

范勝雄先生,第四、五屆理事長,長期致力文化資產的保護與推廣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詹翹先生

詹翹先生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第四、五屆常務理事,致力文化資產的保護與推廣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李豐良先生

李豐良先生,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本會第四、五屆監事,致力於文化資產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對於文化資產之贊助不遺餘力。


陳信亨先生

陳信亨先生,個人美術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平日關心文化活動,

並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林璟璘先生

林璟璘先生,從事電腦工作、本屆監事,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

活動與電腦維護,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莊龍和先生

莊龍和先生,禮品公司負責人、本會會員,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勝將機車行

蔡東曉先生,勝將機車行負責人,長期關心文化活動,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詹志偉先生

詹志偉先生,台暉印刷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平日關心文化活動,並協助本會推動文化資產工作,更不吝於熱情贊助。


文資中心解編 文史界反彈



 文建會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歸併到中部辦公室,文化觀光局長許耿修(中)召集學者專家及各界舉辦公聽會(上)。以舊台南市政府建築整建的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解編歸併,原址只留研究傳習組(下)。(記者張明蘭攝)

文建會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歸併到中部辦公室,文化觀光局長許耿修(中)召集學者專家及各界舉辦公聽會(上)。以舊台南市政府建築整建的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解編歸併,原址只留研究傳習組(下)。(記者張明蘭攝)


 

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文建會將設在台南市的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整併到中部辦公室,新成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引來市府和民間文史團體、學界及各級民代不滿,十七日文化觀光局召開「文資中心不見了」公聽會,與會各界發言抨擊中央政策反覆,大家並決議要求中央將僅留在府城的研究傳習組提升為文化資產研究所三級獨立單位,否則不惜發動抗爭趕人要回辦公廳舍。
 十月十七日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正式在中部辦公室掛牌成立,包括中興新村原中部辦公室、位於台南市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文建會一處都併入總管理籌備處的組織中,台南市文資中心除了研究傳習組十五人繼續留在台南上班,其餘各組全部調到總管理處籌備處上班。
 屬於中央單位的文資中心解編,縮小到只留一組人員在府城的原辦公室上班,由於十年前文建會籌備文資中心時是向台南市政府無償借用舊市府辦公廳舍整建,雙方簽有契約,如今在市府不知情下,偷偷解編搬離台南,讓市府難以接受,各文史團體和學者專家更是難以認同。
 昨天的公聽會由文化觀光局局長許耿修主持,包括立委高思博、市議員王定宇、邱莉莉等中央及地方民代、成大教授徐明福、黃秋月、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赤崁文史工作室等民間文史團體或個人都到場參與,大家一致抨擊中央政策反覆,籌備十年才成立的文資中心化為烏有,才浪費了七、八億的籌備經費。
 文史專家鄭道聰甚至表示,外傳文建會主委翁金珠上任半年沒什麼建樹,自己是中部人,乾脆把文資中心從台南搬到中部當做個人政績;王定宇則說,中央把文資中心搬走,不符區域平衡邏輯,如果覺得台南市給的空間不夠,總管理處籌備處不能配合文資中心就地在台南市設立,那可請南市配合再腹地,怎可撤崗?不要以為搬走就沒事,事情才剛開始呢,如果不給個合理交代,南市將有後續抗爭行動。
 多位與會者也認為文資中心撤走只留研究傳習組不應該,枉費市府當年給了文建會那麼大的空間,經眾人討論後作成決議,請到場的文建會行政規劃組組長許有仁轉達,將研究傳習組提升為獨立中央三級單位文化資產研究所;此外,相鄰的國立台灣文學館也由四級單位升為國家台灣文學館中央三級單位,以法人化方式運作,以免隨時又被裁撤,否則不惜發動到中央抗爭。

2007/12/17 20:20